「空窗期」,是應聘時簡歷上與面試時的 " 雷區 "。不少曾有過一段長期空窗的求職者,都在面試時因這段空白而遭到拒絕。
有一群名校畢業、有著非常清晰的職業規劃的年輕人,他們卻因為各種原因,進入長達數年的 " 空窗期 "。
是什么讓他們沒有按原本的軌跡前行,選擇按下暫停鍵?后來重返社會與職場,他們能否適應?
01
被 " 困 " 在尋找里意義的年輕人
決定先行動
@子琳,28 歲,QS33 名校畢業,空窗期三年
28 歲生日那天,子琳沒有發朋友圈。待業 3 年,她最不想被親朋好友在評論區催問近況。
世界排名第 33 的名校畢業、商科王牌專業、外企實習經驗 ...... 過去她從未脫離優等生光環,大學畢業后,她剛回國在上海落腳,就順利入職了世界 500 強金融企業,起薪 10000 元。
上任不久,她的業績不錯,主管提出她應該能穩過轉正??呻x轉正還有一個月,部門突然換了負責人,她被臨時到門檻更低、業務更忙的銷售崗。每天打一百個以上的銷售電話,做售后客服面對各種刁難的顧客,經常加班到深夜。
于是她跳槽去另一家上市集團當總經理助理?;氐缴瞄L的管理領域,她工作能力突出,短期內就獲得了提拔的機會。然而,競崗期間一些流言蜚語卻開始在辦公室悄悄傳開," 總裁辦里有五個總助,只有我一個女性。我是靠學歷和能力上去的,但總有人認為是性別原因。"
當職場發展逐漸偏離了自己設想的軌跡,努力不被同事認可,子琳愈發覺得忙碌無意義,每天上班都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后期嚴重到看見一堆表格和數字,突然就不認識它們了。"
沒等到走完晉升流程,子琳就退租了那間上海市中心的復式 loft,辭職回到家鄉廣州,住回了家里。
她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回金融行業的工作,結果這段空窗期遠遠超過了預期。
起初她不時投簡歷、視頻面試,不出一兩周就能接到新 offer。但她始終沒勇氣再返回職場,每到入職前幾天,焦慮愈發嚴重," 想到有可能會再次面對冗雜的工作和職場的勾心斗角,就失眠、心悸、手抖 ......"
期間她也沒有出門旅游,而是整天待在家里。每日睡到中午,看看劇、刷刷手機又過去一天。幾平方的小房間里有她高中時讀過的小說,書架上掛著層層獎狀。一切都那么熟悉而令人安心。
然而,家里漸漸時常爆發爭吵,晚餐則是火藥味最濃的時刻。父母總是不經意在飯桌上講:" 你的老同學已經當上小學老師了 ""xxx 考上研究生了 "......
家人擔心她在空窗期太久會和社會脫節,便停掉了她的生活費,希望她積極做出改變。為維持開銷,子琳找了一些日結的兼職,做工廠的會計,或保險的核單員,時薪僅為 20~30 元。
工資水平驟降,讓她心理落差很大,也讓她堅定了,要走出現狀的決心。" 自己急需一個契機,去擺脫這種虛無的狀態,脫離沒有目標的停滯。"
空窗期第二年,她依然沒能確定未來的方向,要讀書還是工作,適合做什么職業,是她決定先脫產學習。
坐回曾經奮斗過的書桌前,找回了熟悉的備考狀態," 把難的題,一道道解開,越算越快,就像回到高中那樣,自信滿滿就回來了。"
她按照各種考證、考研考編的時間,給自己定下了時長半年的短期計劃:年初沖教資,上半年拿下國內的會計資格證,年底試考 GMAT......
本文地址:/qcgl/143246.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