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看病”是如何變成“家門口就醫”的?
——黃岡市中心醫院著力轉觀念、引人才、建平臺、優環境,加快醫療衛生補短板成效顯著
加強公立醫院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是補齊醫療衛生服務短板、破解群眾看病難問題的關鍵措施。近一年多以來,黃岡市中心醫院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狠抓干部這一“關鍵少數”,以上率下、強化激勵、真抓實干,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營造擔當作為、拼搏趕超的干事創業氛圍;以人才引進為突破口,加快人才隊伍、科研平臺、醫療技術、硬件設施、服務質量等領域改革創新,全院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為補齊黃岡和周邊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短板、緩解群眾“看病難”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1年新冠疫情發生前,由于黃岡市中心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在全省地市級醫院排名處于下游水平,醫院患者大部分來自黃岡主城區,黃岡下屬縣市的群眾則紛紛跨市跨省異地就醫,全市患者轉診率超過30%,遠超省內襄陽、宜昌、黃石等地市10%的平均水平。而一些干部職工卻思想封閉僵化,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突出。醫院發展陷入停滯,基本沒有發揮區域醫療中心的職能。
經過疫情淬煉和一年多的真抓實干,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效率均明顯提高,今年1至8月,疑難雜癥手術量(三四級手術例數)、門診住院人次比2021年同期分別增長43.7%、20.1%;來自黃岡下屬各縣市的患者占比大幅提升,開始擔當起服務黃岡及周邊地區群眾醫療衛生需求的職責,具備了區域醫療中心的雛形。 ?
打開“解放思想”總開關,大力營造擔當作為、敢想敢闖、改革創新的干事創業氛圍
“黃岡市中心醫院是黃岡市區唯一的三甲綜合醫院,上世紀90年代前,醫療水平在全省地市級醫院處于‘第一方陣’”,黃岡市中心醫院醫務科副科長羅杰說,但近三十年來,與周邊地市醫院相比差距拉大,陷入停滯狀態:從硬件條件看,院區面積不足百畝,高端醫療設備匱乏;從人才隊伍看,全院400多名醫生只有兩名醫學博士;從醫療水平看,很多科室不能開展三四級疑難雜癥手術;從科研能力看,缺乏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既面臨扭轉發展頹勢、革命老區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提高等挑戰,又面臨新冠疫情后醫療衛生補短板、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重大機遇,黃岡市中心醫院如何跨越式發展、更好地發揮公立醫院主力軍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
“我們必須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加快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立足黃岡市,服務鄂東南,輻射周邊區域,切實解決750萬老區人民及周邊省市群眾看病難題?!秉S岡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熊雙林說。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黃岡市中心醫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搶抓機遇,立足醫院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經過反復調研、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決定以高層次人才引進為突破口,加快人才隊伍、科研平臺、醫療技術、硬件設施、服務質量等領域改革創新,超常規、跨越式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將醫院建成區域領先、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醫療、教學、科研基地,擔當起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職責。
路線確定了,干部就是關鍵因素。
“與先進醫院相比,我們最大的差距不在要素,關鍵在人,在于干部這個決定性因素,在于干部的理念、思路、作風?!秉S岡市中心醫院院長曾勇說,一年多來,醫院緊緊抓住院領導和科室主任這一“關鍵少數”,要求領導干部以敢想敢闖、敢拼敢干的狀態和作風,帶頭轉觀念、促改革、抓落實,營造精誠團結、擔當作為、真抓實干的干事創業氛圍。
如何發揮“關鍵少數”的帶頭作用?新華社分析師調研發現,黃岡市中心醫院大力倡導、踐行“一線工作法”,黨委書記、院長發揮“頭雁效應”,既掛帥又出征,帶頭到抗疫一線、項目建設一線、各大醫療機構,抓落實、引人才、談合作、爭項目。在院領導的帶動引領下,各科室主任也帶頭開展對外交流、籌辦學會會議、申請科研項目、提升專業能力,主動錘煉作風、開拓眼界、增長才干。
醫院還打破論資排輩的常規,對能力突出的年輕業務骨干優先提拔重用,先后任命3名博士擔任科室主任,6名博士擔任科室副主任,引導干部職工樹立真抓實干、“把自己交給工作,把進步交給組織”的事業觀,形成了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
同時,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樹立“按崗取酬、多勞多得”的導向,使績效向臨床一線,向高風險、重要崗位傾斜,充分激勵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新冠疫情暴發后,醫院被緊急征用為黃岡市區唯一的集中收治點。全院1776名醫務人員和干部職工克服困難、敢打硬仗,累計收治患者1294人,治愈出院1212人,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痹抡f,抗擊疫情極大淬煉了干部職工的工作作風,醫院以此為契機,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激發了干部職工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加快醫院發展的精神動力。
“這一年多來,通過強化黨的建設、領導干部帶頭示范、激勵醫務人員擔當作為等舉措,醫院干部職工的工作作風、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勇創一流、共謀發展的強大發展氣場逐步形成?!秉S岡市中心醫院骨科主任程中華說。
醫院良好的發展勢頭直接提升了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拔易蛱煜挛缱龅氖中g,今天下午就可以出院了,之前我同事轉診到武漢大醫院做手術住了5天,費用是我的一倍多?!苯衲?9歲的葉萍來自黃岡浠水,在黃岡市中心醫院成功進行了乳腺結節手術,對醫院服務非常滿意。
?
搶抓人才“第一資源”,把招才引智作為發展的“動力源”,快速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建設區域醫療中心,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人才?!秉S岡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火平介紹,醫院以高水平人才引進為突破口,加強人才隊伍和品牌??频群诵哪芰ㄔO,醫療技術水平明顯提升,有效緩解了黃岡和周邊地區患者異地就醫難題。
據統計,近一年多來,黃岡市中心醫院共引進博士和教授40多人,擁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數由171人增加到211人,擁有博士學位人數由2人增加到21人,大幅提升了人才隊伍規模和實力。
“在人才引進上我們‘軟硬兼施’,硬辦法是引進博士、學科帶頭人,進而打造品牌???;軟辦法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柔性引才”機制,將全省乃至全國的優秀醫療人才引到黃岡,幫助培養人才、實現醫療技術的提升?!崩罨鹌秸f。
據曾勇介紹,黃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黃岡市中心醫院人才引進工作。2021年9月,專門出臺措施,每年從市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資金,支持黃岡市中心醫院引進高層次醫療人才。在黃岡市支持下,醫院2021年啟動百萬年薪招聘醫療博士工程,計劃5年引進100名博士,實行年薪制,分為A、B、C三類,在專業領域知名的博士年薪150萬元,業務成熟的博士80—100萬元,剛畢業的博士起步年薪30萬。目前,已引進新生兒科、骨科、神經內科、腫瘤內科等專業的19名博士。
為用好人才,醫院還打破常規,直接聘請新引進的9名博士擔任科室主任、副主任,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干事創業平臺,支持他們帶來新技術、新理念,迅速提升醫院診療能力。
“相比百萬年薪,我更看中醫院給的平臺——讓我擔任新生兒科主任?!焙裆彶┦空f,之前在武漢一家省屬醫院工作時,每年接診的重癥患兒三分之一來自下面縣市,很想提高基層診療水平、減少孩子轉診之苦。來黃岡后,醫院不僅支持她引進創動脈血壓監測、臍帶動靜脈置管、一氧化氮吸入等新技術用于臨床,還規劃建立區域性新生兒急救轉運中心等平臺,自己對科室發展充滿信心。
“我們還聘請知名醫學專家、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擔任醫院發展和人才引進總顧問,結合醫院實際及學科發展規劃,協助引進知名專家教授團隊。2021年7月以來先后聘請武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中南醫院等12個專家團隊專家擔任醫院心胸外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消化內科等重點科室業務主任,到醫院坐診、查房、遠程診療和指導業務,輸出優質的人才、品牌和技術,以‘同質化’管理模式,推動醫院快速提升醫療水平?!痹抡f。
“我們團隊今年4月與黃岡市中心醫院合作后,消化內科醫療水平顯著提升。今年1至8月較2021年同期,門診人次增長21%,住院人次增長29%,胃腸鏡檢查增長12%,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無痛胃腸鏡增長185%,手術量增長153%?!蔽錆h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黃岡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大主任趙秋教授說。
在招引人才的同時,醫院還加大原有醫務人員培訓力度,激發內生動力。一方面,依托黃岡市中心醫院的國家全科醫生臨床培訓基地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累計完成700余人次的培訓任務。另一方面,今年1至8月,共計派出55名醫務人員至國內頂級醫院進修學習,外出進修人數比2021年全年還多12.2%。
通過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干力量的增強,醫院??茖嵙Σ粩嘣鰪?。目前,已擁有普通外科、婦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和臨床護理專業5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臨床重點建設???,25個市級甲類臨床重點???。所有“三甲”技術項目在醫院都熟練開展,經審批的二、三類醫療技術66項,腔鏡、介入等微創手術率達65%以上。
隨著??茖嵙Υ蠓嵘?,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也明顯提升。今年1至8月,開展疑難雜癥手術(三四級手術)7362臺,接近2021年全年的7480臺。同時,醫院科研能力也得到提升,近年來發表中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227篇,SCI論文近20篇;申報并獲得省、市科技計劃項目29個,科研經費百余萬元。
?
創新科研平臺、診療中心和醫聯體建設,為用好人才營造一流的發展環境
“人才既要引進來,更要留得住、用得好?!秉S岡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毛偉明介紹,近一年多來,醫院以新型科研平臺、診療中心和醫聯體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一流的科研和臨床醫療平臺,既為各類人才搭建醫學科研、干事創業的平臺,推動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的產出,更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高效的臨床救治服務。
在新型科研平臺建設方面,今年5月,在黃岡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黃岡市中心醫院舉辦的黃岡市轉化醫學研究院成為黃岡首家采用登記設立取得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研究院不納入機構編制核定范圍,不明確機構規格,不核定事業編制,實行全員聘用制,可按市場薪酬水平吸引國內高端創新人才,有效破解了事業單位薪酬、編制總量受限等體制機制難題。
“由于研究院擁有更大科研自主權和用人權,我們除了吸引醫院現有專家參與,還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首批24名高層次科研人才。目前,已聘請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為院長及首席科學家。下一步,研究院將依托李紅良教授等高端人才團隊的科研與產業化能力,以臨床重大疾病的機制研究、靶點開發、新藥創制以及模式動物研發為主要研究方向,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新型產學研平臺?!毙茈p林說。
今年7月,黃岡市中心醫院還與黃岡市轉化醫學研究院合作共建湖北省心腦同治產業技術研究院,聚集本院心腦血管相關科室以及省人民醫院、中南醫院、武漢同濟醫院的100多名專家參與,在全國創新啟動“心腦同治科研攻關工程”,并在紅安、麻城開展革命老區地方病科研攻關工程,推進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協同防治和科研,既為醫院和外來專家提供一流的醫學研究平臺,又著力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復發率和就醫負擔。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有45例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在研究院得到更規范更高水平的診療,并取得良好康復效果。
在診療中心建設方面,黃岡市中心醫院以危急重癥為重點,著力推進胸痛、卒中、危重孕產婦救治、生殖、癌癥等五大中心建設,整合各科室優勢科研和診療力量,優化診療流程,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危急重癥、疑難病癥的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
其中,胸痛中心于2021年10月成為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于2021年11月成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從患者入院到實施靜脈溶栓治療時間DNT控制在60分鐘內,居于鄂東前列;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并被授予“生殖健康診療服務能力(黃岡)地區指導中心”;生殖中心獲批國家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甲乳外科順利通過國家癌癥中心評審,獲批國家級乳腺癌診療規范中心。
在醫聯體建設方面,黃岡市中心醫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知名三甲醫院合作,先后掛牌成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岡醫院、同濟黃岡市中心醫院,通過??坡撁?、??漆t療技術幫扶機制、遠程診療協作系統等方式,依托高水平醫院的優質資源,強化科室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培訓,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
同時,與湖北理工學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醫藥學院等高校、醫療機構建立醫教協作關系,成立湖北理工學院大別山臨床學院、湖南省人民醫院定點指導醫院、湖南醫藥學院教學醫院,借智發展,產生1+1大于2的耦合效應。
?
完善硬件設施設備,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流的設施設備是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硬支撐。據黃岡市副市長王璽瑋介紹,為改善黃岡市中心醫院發展條件,從2021年開始,黃岡市在城東新區白潭湖畔動工興建總投資20億元、占地500畝、全省首家按照“五代醫院”標準建設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作為醫院新院區。2021年7月,醫院順利搬遷,床位由1050張擴充為2500張,萬元以上大中型醫療設備由740臺(套)增加到3296臺(套),硬件條件躍居武漢“四大家醫院”水平。
為搶抓疫后公共衛生補短板的重大機遇,答好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必答題”,黃岡市中心醫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落實省、市黨委政府的要求,特別注重加快鄂東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平戰結合”,集疑難重癥治療中心、重大疫情救治中心為一體的醫療中心服務體系。該基地是湖北省布局的五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之一,總投資11.6億元,設計床位1100張,平時用于綜合救治,發生重大疫情時可轉為傳染病救治。
2021年8月12日鄂東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開工后,僅用5個月就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建設進度在全省“一個中心四個基地”中最快,預計今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將極大提升鄂東地區的醫療救治和突發疫情防控能力。
為了讓一流硬件設備發揮一流效益,醫院還著力優化診療模式和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一流的就醫體驗。
在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方面,醫院建設心腦同治中心、大血管診療中心、疼痛診療中心,實現院前急救、院內治療與重癥救護整合一體,打通了急危重癥患者搶救的“綠色通道”,基本實現了武漢“四大家醫院”能做的手術能夠在黃岡完成,患者在家門口享受省級醫院一流的醫療服務。
今年1月開始,醫院還探索開展日間手術,推進實現急慢分治,并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縮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術時間,提高醫療服務效率?!霸瓉硇枰?—5天時間住院治療的患者,現在24小時內就能完成,在享受同樣醫保報銷的前提下,有效緩解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秉S岡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繼雄說。
此外,醫院注重運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手段,打造“線上掌上醫院+線下自助服務”智慧醫院平臺,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患者平均就診時間縮短約2小時/次,極大改善了就診體驗。
“當前,黃岡市中心醫院發展已進入快車道,但真正建成區域醫療中心,還需要地方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睘榇?,多位黃岡市衛生系統官員和專家建議:一是支持黃岡市中心醫院完善功能、做強做優,更好地發揮區域醫療中心主力軍作用;二是支持黃岡市中心醫院與黃岡各縣(市、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建設緊密的醫聯體,擴大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力和覆蓋面,充分發揮龍頭引領帶動作用;三是加大對黃岡市中心醫院科研創新工作,特別是黃岡市轉化醫學研究院、湖北省心腦同治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臺的重視和支持力度。
?
本文地址:/rczx/138739.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